痔疮与脱肛的区别有哪些

2017-07-11 15:42:28 来源:
分享:

痔疮和脱肛这两种疾病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常见病,而且都属于肛肠科中比较多发的疾病,而且很多人在这两种疾病病发后都分不清楚,那末脱肛和痔疮这两种疾病怎样辨别呢?下面我们就来了解1下痔疮与脱肛的辨别吧。

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,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大而构成的柔软静脉团。是产生在肛门内外的常见病、多病发,任何年龄都可病发,以20~40岁多见,大多数病人随年龄增长而加重,有关痔的病发机制目前还没有定论,多数学者认为是“血管性肛管垫”,是正常解剖的1部分,只有合并出血、肛脱垂、疼痛等症状时,才能称为病。

直肠脱垂是指肛管、直肠乃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1种病理状态。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,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。脱垂部份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,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。直肠脱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,痔疮与脱肛的区别有哪些,直肠脱垂在儿童是1种自限性疾病,多数在5岁前自愈,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。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者,长时间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、溃疡、肛门周围感染、直肠出血、脱出肠段水肿坏死及狭窄,应以手术治疗为主。

区分:

1、脱肛与痔疮在定义上的辨别很明显。

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产生曲张而构成的1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1种慢性疾病。其主要表现有疼痛、便血、脱肛、感染。根据痔疮产生的类型的部位而定。肛管、直肠和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称为脱肛,也称肛管直肠脱垂。如果只是粘膜下脱的临床上称不完全脱垂;直肠全层下脱称完全脱垂。脱垂部分于直肠内即内脱垂,肛门外者为外脱垂。

2、脱肛与痔疮依照部位产生也是不同的,可以有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,因此症状的产生也有所不同。

1般内痔疼痛不明显,痔疮与脱肛的区别有哪些,主要是由于内痔位于粘膜,神经散布较少的原因。便血和脱肛是内痔常见的表现,出血产生在便前或便后,1般是鲜红的,不与大便混合。脱肛常产生在中晚期,是由于内痔增大、粘膜松驰而致;外痔因部位靠外,容易与其他物体产生磨擦,加上神经丰富,疼痛和感染比较常见。患者容易出现肛门疼痛,影响行走、端坐和排便,由于感染,肛门组织的分泌物增多,同时伴随异味;对混合痔而言,上述的症状都可以出现。

脱肛者初起常有便秘、排便无规律,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。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,但可自行缩回。时间较久的行走及用力都能脱出,常需要送回。由于常常脱出而排出黏液污染内裤。肠粘膜受损伤产生溃疡时还可引发出血和腹泻。肛门和直肠感觉较迟钝。肛门以上内脱垂症状常无变化,主要是在排便后感觉未完全排空,总用力才有排空感。脱垂在直肠内反复降落和回缩,引发粘膜充血水肿,常由肛门流出大量黏液和血性物。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、拖拽,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。

看完上面的文章我们应当知道如何辨别脱肛和痔疮这两种疾病了吧。由于这两种疾病在在患者大便时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。在病发后小编觉得还是到医院找专业医生确诊以后在进行治疗,千万不可自己忙不用药。

分享: